標籤是雲資源的標識,可以協助您從不同維度對具有相同特徵的雲資源進行分類、搜尋和彙總,讓資源管理變得更加輕鬆。
應用情境
使用標籤尋找資源
使用標籤對資源進行標記,通過標籤控制台或API快速尋找綁定了指定標籤的資源。詳情請參見使用標籤尋找資源。
使用標籤分賬
基於組織或業務維度為資源規劃標籤(例如:地區、部門、環境或專案等),然後結合阿里雲提供的成本分析、分賬賬單功能實現成本的分攤管理。詳情請參見使用標籤分賬。
使用標籤進行自動化營運
給不同的環境(例如:生產環境和測試環境)、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 Server和Linux)或者用戶端平台(例如:iOS和Android)綁定不同的標籤。然後在CloudOps Orchestration Service (OOS)中建立模板,通過執行模板,完成批量的自動化營運操作。詳情請參見使用標籤進行自動化營運。
使用標籤控制資源的訪問
標籤與存取控制(RAM)的結合使用,能夠讓不同的RAM使用者擁有不同雲資源的訪問和操作許可權。詳情請參見使用標籤控制資源訪問。
產品優勢
便捷性:提供統一的、可視化的控制台,管理所有標籤下的所有相關資源。
靈活性:通過控制台、API對標籤進行單個或批量的增刪改查操作。
可見度:通過標籤實現按不同維度分賬管理,使企業各部門、各產品、各專案等的成本一目瞭然。
基本概念
概念 | 說明 |
標籤索引值對 | 標籤由一個索引值對(Key:Value)組成,包含標籤鍵(Key)、標籤值(Value)。 |
預置標籤 | 預置標籤是您預先建立並作用於所有地區的一種標籤,可以脫離資源存在,不綁定任何資源也不會被自動刪除,非常適合在標籤規劃階段使用。您可以在標籤規劃階段建立預置標籤,然後在標籤實施階段綁定具體的雲資源。更多資訊,請參見建立標籤。 |
系統標籤 | 系統標籤是由系統自動產生的一種標籤,只能查看,不能編輯。系統標籤通常以一種相對標準化的形式呈現資料關係。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您可以藉助系統標籤來輔助處理業務。例如:叢集關聯的ECS會自動綁定叢集ID的系統標籤來標識歸屬。更多資訊,請參見查看系統標籤及其綁定的資源。 |
建立者標籤 | 建立者標籤是阿里雲自動產生並綁定到對應資源的一種系統標籤,用來標識資源的建立者。建立者標籤可以協助您分析費用和賬單,有效管理企業雲上成本。更多資訊,請參見建立者標籤概述。 |
標籤策略 | 標籤策略是用來協助企業實施標籤正常化的一種策略。通過標籤策略,企業可以限定資源上必須綁定的合規標籤。合規標籤可以提升企業在標籤分賬、標籤分權、自動化營運等情境的管理效率。標籤策略支援單帳號和多帳號兩種模式,可以滿足企業在不同階段對標籤正常化管控的需求。更多資訊,請參見標籤策略概述。 |
支援標籤的雲端服務
阿里雲標籤服務已經支援一系列核心基礎設施,例如:Elastic Compute Service、 雲資料庫RDS、Object Storage Service、Virtual Private Cloud、負載平衡和Container ServiceKubernetes版等。在此基礎上,標籤服務也在不斷擴充對其他雲端服務的支援。更多資訊,請參見支援標籤的雲端服務。
使用限制
限制項 | 規格 | 提升配額方式 | 備忘 |
單個資源最多允許綁定的標籤數量 | 20個 |
| |
每個帳號中允許建立預置標籤的最大數量 | 1000個 | 無 | 無 |
每個預置標籤鍵允許設定標籤值的最大數量 | 1000個 | 無 | 無 |
標籤鍵限制 | 標籤鍵最多支援128個字元,不能以 | 無 | 無 |
標籤值限制 | 標籤值最多支援128個字元,不能以 | 無 | 無 |
資源綁定限制 | 同一個資源上的同一個標籤鍵只能對應一個標籤值。如果您嘗試添加已有標籤鍵,則對應的標籤值會更新為新值。 例如:某資源先綁定了 | 無 | 無 |
產品計費
標籤無需開通即可正常使用。
標籤本身功能免費,但是如果標籤關聯的是收費的雲端服務,將會按對應雲端服務的計費方式單獨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