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r (Redis OSS-compatible)支援變更執行個體的配置,包括擴容或縮容記憶體規格、變更執行個體架構,以滿足不同的效能和容量需求。
費用說明
隨用隨付執行個體,按變更後的規格計費。訂用帳戶執行個體,根據升配或降配,支付或退還價差。
變更配置的計費規格和降配退費的問題,請參見變更配置說明。
變更配置流程
經典執行個體
提交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狀態立即變為“變更配置中”。Tair (Redis OSS-compatible)將建立新執行個體,並自動同步原執行個體的資料到新執行個體。資料同步完成後,原執行個體會在指定切換時間切換至新執行個體,此時會出現1~2次30秒內的串連閃斷,切換完成後,執行個體狀態為“運行中”,變更配置完成。
雲原生執行個體
變更配置分區規格提交後,執行個體立即進入“變更配置中”。Tair (Redis OSS-compatible)會先進行資源評估。如果資源充足,將直接變更分區規格,對業務無影響。如果資源不足,將會建立指定規格的新節點,並同步資料到新的節點,在指定切換時間切換到新節點,涉及切換的節點會出現串連閃斷。
變更配置影響
經典執行個體和雲原生標準架構執行個體
執行個體執行切換時會出現1~2次30秒內的串連閃斷。
為保障變更配置後的新執行個體能快速追平原執行個體的增量資料,同時規避因DNS緩衝引起的資料雙寫,在變更配置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執行個體會出現1分鐘內的唯讀狀態,而在寫入量較大的情境下唯讀狀態的時間可能增加,因此建議在業務低峰期進行變更配置。
為保障更出色的效能和穩定性,若執行個體的小版本過低,在變更配置時,系統會將執行個體的小版本升級至最新。小版本會向前相容,無需擔心相容性問題。
如果變更執行個體的架構(即標準架構、叢集架構、讀寫分離架構之間的變更配置),還會有以下影響:
原有的警示設定將失效、原CloudMonitor中的應用分組可能會失效,如需繼續使用請重新設定,更多資訊請參見警示設定與查看應用分組。
資料閃回功能將關閉,如需繼續使用請重新設定,更多資訊請參見通過通過資料閃回按時間點恢複資料。
由於叢集架構對Lua指令碼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限制,當執行個體變更配置至叢集架構時,Lua指令碼可能因指令碼內容不滿足限制條件而發生丟失,請務必提前備份,更多資訊,請參見叢集架構中Lua指令碼的限制。
由於叢集架構和讀寫分離架構不支援部分命令,在執行個體變更配置至叢集架構或讀寫分離架構前,請評估命令限制對業務的影響,更多資訊,請參見叢集架構與讀寫分離執行個體的命令限制。
標準架構(非叢集)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後預設啟用代理模式,用戶端串連數需通過代理節點監控介面查看,資料節點串連數顯示為0。
雲原生叢集架構執行個體
變更分區規格可能發生主備切換,執行切換時,涉及的分區將會出現串連閃斷。
變更配置限制
不同連線類型的變更配置限制
雲原生標準架構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時,僅支援變更配置為代理模式的叢集架構。
如果雲原生標準架構已開啟讀寫分離,則無法直接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必須先關閉讀寫分離,再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
雲原生直連模式的叢集架構執行個體不能變更配置為代理模式的叢集架構,也不能變更配置為標準架構或讀寫分離架構。
經典叢集架構執行個體,開啟了直連地址時,不能變更配置為標準架構或讀寫分離架構。如需變更架構,請先釋放直連地址。
經典叢集架構執行個體,開啟了直連地址時,不能同時變更配置分區數或分區規格。更多資訊請參見叢集執行個體變更配置方案。
分布式執行個體的變更配置限制
不支援變更配置子執行個體的架構,例如將子執行個體從叢集架構變更配置為標準架構。
變更配置規格時,要求分布式執行個體中的所有子執行個體的規格需保持一致,否則可能導致效能或容量問題。
叢集執行個體變更配置時,單次僅支援變更配置分區數或分區規格,更多資訊請參見分布式叢集執行個體變更配置方案。
變更配置的功能矩陣
不同的部署方式和架構,變更配置頁面(訂用帳戶執行個體為升級配置或降級配置頁面)支援不同的配置變更。
為便於瀏覽和內容表達,本文的表格約定使用下述注釋:
部署類型\變更配置業務 | 變更為叢集架構 | 變更為讀寫分離架構(或開啟讀寫分離) | 變更為標準架構 | 變更分區規格 | 變更分區數 | 變更唯讀節點數 |
經典部署 | ✔️ | ✔️ | ✔️ | ✔️ | ✔️ | ✔️ |
雲原生標準架構(非叢集) | ✔️ | ⭕️1 | ➖ | ✔️ | ➖ | ➖ |
雲原生叢集架構 | ➖ | ⭕️2 | ✔️3 | ✔️ | ⭕️4 | ➖ |
說明 1雲原生標準架構變更為讀寫分離架構,需通過節點管理開啟讀寫分離。
2雲原生叢集架構變更為讀寫分離架構,執行個體需要為代理模式,可以通過節點管理開啟讀寫分離。
3雲原生叢集架構變更為標準架構,執行個體需要為代理模式且未開啟讀寫分離。直連模式或已開啟讀寫分離不支援。
4雲原生叢集架構變更分區數,需通過增加分區或大量刪除來實現,詳情請參見調整叢集的分區數量。
操作步驟
訪問執行個體列表,在上方選擇地區,然後單擊目標執行個體ID。
選擇右上方的。
在變更配置頁面中,選擇需要的配置,單擊立即購買。
重要 推薦選擇切換時間為可維護時間段內進行切換,當到達指定的可維護時間段,執行個體才會執行切換。在執行個體執行該任務前,您隨時可以修改任務的執行時間。您可以在控制台左側導覽列的工作中樞,找到對應執行個體的任務,單擊右側的修改切換時間,改為立即執行。
根據提示完成支付流程。
常見問題
什麼原因會導致變更配置失敗?
若執行個體中存在大Key,可能會導致變更配置失敗。
建議在變更配置前,排查並刪除大Key,再執行變更配置操作。關於排查大Key的方法請參見離線全量Key分析。
為避免資料丟失,降配時存在如下限制:新執行個體記憶體規格的80%需大於原執行個體已使用記憶體(即新規格記憶體 * 0.8 > 原執行個體已使用記憶體 ),否則將變更配置失敗。例如當前執行個體為8 GB標準架構記憶體型,已使用2 GB記憶體,可降配至4 GB標準架構記憶體型。
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串連地址會變化嗎?應用代碼是否需要修改?
無論是標準版變更為叢集版還是單副本變更為雙副本,執行個體的執行個體ID、串連地址、資料、白名單配置以及已建立的帳號密碼配置等資訊均不會因為變更配置而改變。
Tair(企業版)不同儲存介質如何變更配置?
Tair(企業版)不同儲存介質(記憶體型、持久記憶體型、磁碟ESSD型)間不支援相互變更配置。
能否單獨提高執行個體的CPU效能?
Tair(以及Redis開源版)不支援單獨升級CPU。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升執行個體整體的CPU效能:
標準架構執行個體變更為叢集架構或讀寫分離架構。
讀寫分離架構執行個體增加唯讀節點數。
叢集架構執行個體增加分區數。
具體操作,請參見如何升級執行個體的CPU規格。
執行個體規格資訊,請參見執行個體規格。
經典版執行個體能否直接升級至雲原生版執行個體?
經典版執行個體無法直接升級至雲原生版執行個體。如有需要,請單獨購買雲原生版執行個體,再進行資料移轉,更多資訊請參見執行個體間的遷移。
叢集架構執行個體如何變更為標準架構執行個體?
經典執行個體可以通過變更配置,變更集群架構為標準架構。
但執行個體若已開通了直連地址,則需要先釋放直連地址,再進行變更配置操作,變更配置後將無法申請直連地址(標準架構無需使用直連地址)。
雲原生代理模式執行個體支援變更集群架構為標準架構。直連模式執行個體不支援。
高可用(雙副本)執行個體如何變更為單副本執行個體?
由於單副本無資料可靠性保證,因此不支援將高可用執行個體變更配置為單副本執行個體。
如有需要,請單獨購買高可用執行個體,再通過DTS將高可用執行個體的資料移轉到單副本執行個體,更多資訊請參見雲資料庫Tair(相容Redis)間的遷移。
變更配置時,需要業務暫停讀寫嗎?
不需要。但由於可能出現1分鐘內的唯讀狀態和1~2次30秒內串連閃斷,建議您在業務低峰期變更配置和執行切換。具體變更配置對業務的影響,請參見變更配置影響。
標準版變更配置為叢集版或叢集版增減分區數時,資料會自動遷移到各個分區?
是的。標準版變更配置為叢集版或叢集版增減分區數時,後台將自動遷移資料,使資料均衡分布在各個分區。
變更配置需要多長時間?
變更配置與網路、業務請求量、資料量大小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變更配置時間長度無法預估。
您可以在執行個體資訊頁面右上方,單擊
查看任務進度。

變更配置會丟失備份組嗎?
變更配置不會造成備份組丟失。但經典版叢集架構執行個體在減少分區或變更配置為標準架構時,會導致歷史備份組與執行個體節點的映射關係產生變化。
在該情境下,如何尋找歷史備份組:您可以通過歷史備份時間點、歷史備份組ID檢索相關的備份組。
如何完成恢複操作:您可以通過下載歷史備份組(RDB檔案)、解析、匯入至新執行個體中完成備份恢複。
已設定切換時間為可維護時間內執行,為什麼提交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狀態為變更配置中?
提交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的狀態會立即變為變更配置中。此時,系統在執行相應的變更配置前置工作,例如申請資源、同步資料等,不會執行切換,不會影響執行個體提供服務。
您可以在工作中樞頁面查看任務狀態。任務狀態為等待預設時間,說明執行個體仍在等待切換時間。
已設定切換時間為可維護時間內執行,為什麼提交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在可維護時間前完成了變更配置?
雲原生執行個體提交變更配置後,執行個體的狀態會立即變為變更配置中,然後進行資源評估。當資源充足時,變更配置對業務不會產生影響,會立即變更配置,因此可能在可維護時間前完成變更配置。
變更配置報錯“The direct custins can not trans to normal custins”,怎麼解決?
經典叢集架構執行個體,且開啟了直連地址,變更架構類型為標準版或讀寫分離版時,會提示“The direct custins can not trans to normal custins”。原因為開啟了直連地址的經典叢集架構不能變更架構類型。如需變更架構類型,請先釋放直連地址。
標準架構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後,為什麼監控顯示串連數為0?
標準架構(非叢集)變更配置為叢集架構後預設啟用代理模式,用戶端串連數需通過代理節點監控介面查看,資料節點串連數顯示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