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将单独创建的按量付费云盘手动挂载到ECS实例上,作为数据盘使用。
前提条件
被挂载的实例和云盘在同一个可用区。
被挂载的实例的状态为运行中(Running)或者已停止(Stopped),不能为已锁定(Locked)。
云盘的状态为待挂载(Available)。
您的阿里云账号不欠费。
通过控制台对云盘分区时,确保ECS实例已安装云助手Agent。具体操作,请参见安装云助手Agent。
挂载前须知
挂载云盘前,您需要了解以下事项:
随ECS实例一起创建的云盘,和为包年包月实例创建的包年包月数据盘,已自动挂载到相应实例,无需手动挂载。
一台ECS实例最多可挂载64块数据盘,不同实例规格支持挂载的最多云盘数量不同。更多信息,请参见实例规格族。
说明创建实例时最多挂载1块系统盘和16块数据盘,如果实例需要更多数据盘,需要在创建实例后继续挂载。不同实例规格支持挂载的最多云盘数量不同,您可以通过DescribeInstanceTypes接口查询实例可挂载的云盘数量。
非多重挂载特性的云盘一次只能挂载到一台ECS实例上。支持多重挂载功能的云盘一次可以挂载到多个实例上,更多信息,请参见NVMe云盘概述。
本文步骤中的挂载操作指在控制台将云盘挂载到ECS实例,并非在ECS实例操作系统内通过mount
命令挂载文件系统。格式化数据盘并挂载文件系统的操作,请参见初始化概述。
挂载数据盘
本文以在实例管理页面挂载数据盘操作为例进行介绍。您也可以在
页面,在云盘列表操作列中选择 ,将云盘挂载到ECS实例上。- 登录ECS管理控制台。
-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 。
- 在顶部菜单栏左上角处,选择地域。
找到需要挂载云盘的实例,单击实例ID。
单击云盘页签,在云盘页面的左上角,单击挂载云盘。
在弹出的挂载云盘对话框中,设置云盘挂载相关参数。
选择目标云盘并设置云盘相关释放行为。
参数
说明
目标云盘
选择需要挂载的云盘。
云盘随实例释放
选中此选项,释放实例时会自动释放此云盘。 如果未选中,当实例被释放时该云盘会被保留下来。
说明如果您挂载的是从其他实例卸载的系统盘,云盘随实例释放中的实例指系统盘被卸载前的源ECS实例,并非当前操作的实例。
自动快照随云盘释放
选中此选项,当云盘释放时该云盘创建的自动快照会一起释放。建议您不要选择该选项,以便保留备份数据。
单击下一步。
说明云盘挂载到ECS实例后,您在ECS实例中还无法直接使用云盘。例如在Linux实例中,通过
df -h
命令无法查看到新挂载的云盘信息。此时您需要继续为云盘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使云盘变为可用。
根据云盘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式,为云盘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通过控制台初始化
如果该云盘是全新的空数据盘且支持通过控制台初始化,您可以直接在控制台上为云盘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限制约束
支持在控制台为云盘初始化有以下约束条件:
全新创建的空云盘,且创建云盘时未挂载到ECS实例上。
支持多重挂载特性的云盘不支持在控制台为云盘初始化。
挂载的ECS实例必须是Linux实例,Windows实例不支持在控制台为云盘初始化。
ECS实例已安装云助手Agent。具体操作,请参见安装云助手Agent。
仅支持为云盘创建GPT分区、并挂载ext4类型的文件系统。
操作步骤
在挂载云盘对话框中填写分区的大小和文件挂载点,文件系统仅支持ext4类型。
填写分区大小时,单个分区以及总分区大小不能超出云盘总容量大小。
说明分区表本身和对分区进行扇区对齐时需要占用1~2 MB的空间,分区功能会自动缩减最后一个分区的大小来预留出所需要的空间。所以分区后的实际大小可能会略小于所制定的分区大小,总的可用容量也会稍小于云盘总容量。
填写挂载点时,必须至少一个以/开头后跟英文或数字的路径格式,例如:/mnt。且挂载点不能重复。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区的情况,单击添加分区,为云盘添加多个分区,每块云盘最多添加5个分区。
选中该功能通过云助手实现,确认通过此方式进行云盘分区、挂载文件系统操作。
单击开始执行。
说明此时如果您单击了取消,后续您只能通过命令行方式初始化云盘。
当云盘的状态变为已挂载文件系统时,表示云盘初始化完成。
通过命令行初始化
如果该云盘是全新的空数据盘且不支持通过控制台初始化,挂载完成后会提示云盘挂载成功,其状态变为使用中。下一步您需要继续登录ECS实例内部,为云盘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Linux实例
小于等于2 TiB的云盘,请参见初始化小于等于2 TiB数据盘(Linux)。
大于2 TiB的云盘,请参见初始化大于2 TiB Linux数据盘。
Windows实例
小于等于2 TiB的云盘,请参见初始化小于等于2 TiB数据盘(Windows)。
大于2 TiB的云盘,请参见初始化大于2 TiB Windows数据盘。
无需初始化场景
如果该云盘有数据(例如通过快照创建的云盘),挂载完成后您根据不同操作系统完成以下操作即可正常使用,无需再执行初始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