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您介绍企业数据部门进行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
背景信息
某互联网初创企业出于数据赋能业务的考虑,组建了1个数据团队,共有4个人,各自的职责如下:
- 数据产品经理(Jack_PD):负责规划实现数据产品,同时深入理解公司的业务逻辑。
- 数据开发人员(Rose_DEV和Alice_DEV):共同负责模型设计、代码开发与自测。
- 数据开发主管(Mike_DEV_TL):从各环节把控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可靠性。
该企业通过使用DataWorks已经提高效率,但由于业务增长迅速、业务诉求变化较多,数据团队需要一个有效的工具来规划日常工作。
下图为企业人员架构及其使用DataWorks的人员配备。

- 由于Sales_01是业务人员,因此无需被加入至DataWorks工作空间中,即可直接登录需求管理页面新建需求。
- Jack是数据产品经理,全面把控需求的提出到实现的整个流程,但不负责具体代码的设计与实现,因此可以按需选择角色加入至DataWorks工作空间中,也可以不加入。
- Mike被赋予项目管理员角色,负责整个项目的资源配置与代码发布审批,并兼任运维、部署和安全管理员角色。
- Alice_DEV和Rose_DEV均被赋予开发角色,仅负责开发任务与创建发布包。
实现目标
- 提升项目效率与质量
通过明确人员分工与各环节输入输出的结果,避免缺失关键信息、无效或重复沟通,保证项目稳步推进,提升整体效率。
- 提升日常工作计划性
每个业务需求均需要进行严格评审、排期,并基于时间节点有计划地安排研发工作。
- 建立内部良性沟通机制
基于对标准化数据研发规范达成一致的前提,建立企业内部的良性沟通机制,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内耗。
开发流程
- 评审阶段:评估需求的技术、数据、合规可行性的通用方法。
- 设计阶段:如何根据数据形态(质量、分布)设计数据模型、代码及依赖,从而开展设计工作的原则。
- 开发阶段:根据设计阶段的产出来高效、规范地进行编码工作的通用方法。
- 测试阶段:如何准确地暴露代码问题与项目风险,提升产出质量。
- 发布、运维阶段:如何将具备发布条件的程序平稳地发布到线上,并稳定产出的方法。
评审阶段
设计阶段
- Alice_DEV根据设计阶段的研发规范,对评审阶段产出的文档进行数据探查与系分设计。同时,修改需求的状态为设计中,以便追踪进度。
- 设计完成后,Alice_DEV上传数据探查报告、ETL文档和调度设计文档至设计阶段,并修改需求的状态为待开发。
开发阶段
测试阶段
发布阶段
验收阶段
销售人员Sales_01与数据产品经理Jack_PD根据最初的业务需求,验证开发人员所提供的数据表或API内容是否符合预期。如果符合预期,则修改需求的状态为验收完成。

如果有验收阶段的说明文件,您可以单击上传,将其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档。
至此,您已流程化、规范化地完成一个数据需求。Jack_PD作为数据团队的需求管理者,可以借助需求管理的高级搜索、视图等功能,整体把控团队各成员当前的工作内容,并通过设置需求的优先级,来为团队合理安排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