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介绍数据过滤器的详细使用方法,包括新建过滤器、添加过滤器、排序过滤器以及新建代码片段等。
新建过滤器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新建过滤器。
- 通过数据过滤器新建。
- 在可视化应用编辑器工具栏处,单击数据过滤器图标。
- 在数据过滤器面板中,单击新建。
- 在过滤器配置区域,输入过滤器的名称和自定义的过滤代码,单击保存。创建成功的过滤器会排列显示在数据过滤器列表中。注意 通过数据过滤器创建的过滤器,可以被当前可视化应用中的任意组件调用,调用方式请参见使用方法。被调用后会显示组件和过滤器的依赖关系。
- 在可视化应用编辑器工具栏处,单击数据过滤器图标。
- 通过组件的数据配置新建。
- 在当前可视化应用中随机添加一个组件,单击右侧配置面板中的数据图标。
- 在数据配置面板中,选中数据过滤器,单击添加过滤器。
- 在设置数据源页面中,单击过滤器右侧的+。
- 在数据过滤器配置面板中,输入过滤器名称和自定义的过滤代码,单击保存。
创建成功的过滤器会排列显示在数据过滤器列表中,并显示过滤器和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过在组件内部数据配置时,新建的过滤器同样会排列显示在数据过滤器列表中,并且在列表中可以看到过滤器和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重命名过滤器
鼠标移动到过滤器列表中的某个过滤器上,单击重命名图标,输入过滤器名称即可。

删除过滤器
警告 删除过滤器操作可能会导致相关组件不可用,请确认后操作。
鼠标移动到过滤器列表中的某个过滤器上,单击删除图标即可。

添加过滤器
排序过滤器
在组件中添加了多个过滤器后,可以通过拖动过滤器进行排序。
组件数据内添加了多个过滤器后,数据过滤的顺序是从上往下,依次经过排序好的过滤器。第一个过滤器的输入是数据源直接请求得到的结果;第二个过滤器的输入等于第一个过滤器过滤后的输出数据,依次类推传递数据。
注意
- 当组件中添加了多个过滤器时,如果中间有过滤器返回值为空,那么该过滤器会被忽略,但过滤不会终止,且系统会在多个过滤器配置页面中进行提示。
- 当组件中添加了多个过滤器时,如果某个过滤器执行报错,那么过滤会终止,并采用上一次执行正确的结果。
过滤器调试
数据源和过滤器报错
- 数据源报错:在组件数据面板添加完数据过滤器后,如果将当前数据源切换成其他类型的数据源,会在数据面板展示下面两个错误,提示用户数据源配置有问题。注意 当数据源异常的时候,即使是有返回的数据内容,添加在数据面板的过滤器也不会执行,会置灰显示。因为数据流从一开始就错了,再通过过滤器处理就没有意义了。
- 过滤器报错:在过滤器对数据执行过滤过程中,如果代码执行出错会在界面两个地方有报错提示。
图 1. 报错一 图 2. 报错二
管理过滤器面板
在可视化应用左侧的数据过滤器面板中,您可以管理应用内所有组件的过滤器,并且查看过滤器和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面板中的过滤器都可以被可视化应用内任意组件添加使用。

警告 在过滤器面板中修改某个过滤器的内容时,会影响到所有依赖这个过滤器的组件,请谨慎操作。
创建并导入代码片段
您可以通过创建/导入代码片段功能,在多个可视化应用之间复用过滤器,具体创建操作方法如下。